DNS 泄露(DNS leak) 是一個非常被忽視的隱私風險。即便你的IP工具已經啟用,如果 DNS請求走了本地ISP,就會暴露你的真實地理位置與上網行為。很多人不知道要用什麼工具檢測比較準,接下來給大家整理10大主流NDS泄露檢測網站進行測評分析,讓用戶可以知道怎麼選適合自己的。
DNS 泄露意味著你的域名解析請求可能繞過IP工具的安全出口,直接暴露給 ISP 或第三方。主要風險包括:IP工具 IP 不被保護,真實位置泄露
上網行為被記錄,廣告或監控追蹤
企業或合規審查風險
進行 DNS 泄露測試 可以第一時間發現這些問題,並通過更換 DNS、關閉 IPv6 或禁用 WebRTC 修復。
網站 | 免費檢測內容 | 結果直觀性 | 使用者難度 |
---|---|---|---|
ToDetect✅ | IPv4/IPv6、WebRTC、DNS洩露 | ★★★★★★★ | 支持修復建議,一鍵檢測 |
DNSLeakTest✅ | IPv4 DNS洩露 | ★★★★★ | 標準+擴展測試,操作簡單 |
ipleak.net✅ | IP、DNS、WebRTC | ★★★★★★ | 綜合隱私檢測 |
BrowserLeaks✅ | DNS、WebRTC | ★★★★★★ | 瀏覽器專用檢測 |
Perfect Privacy✅ | DNS洩漏 | ★★★★★★ | 面向專業用戶 |
Whoer.net✅ | DNS、IP、指紋 | ★★★★★ | 綜合評估工具 |
DNSLeak.com✅ | DNS洩漏 | ★★★★ | 頁面直觀,簡單易用 |
ShieldsUP!✅ | DNS、端口 | ★★★★★ | 安全檢測為主 |
AmILeaky?✅ | WebRTC、DoH/DoT、DNS | ★★★★★ | 著重瀏覽器洩露 |
IPX.ac✅ | DNS、IP | ★★★★★ | 結果易讀 |
從表格可以看出,ToDetect 在檢測內容全面性、結果直觀性和修復指導上明顯優於其他工具,是IP工具用戶首選。
一鍵檢測,快速上手:無需安裝插件或複雜配置,打開頁面即可檢測。
全方位檢測:同時檢測 IPv4、IPv6 和瀏覽器 WebRTC 洩漏,覆蓋常見隱私盲點。
修復指導:不僅顯示洩漏,還提供可操作建議(修改 DNS、禁用 WebRTC、路由器設置等)。
準確性高:透過多端點比對,降低誤報。
隱私友好:不保存完整查詢日志,保護用戶隱私。
啟用你的IP工具或代理。
打開 ToDetect,點擊“開始檢測”。
查看“DNS 解析器地址/歸屬”、“解析器國家/ISP”與“WebRTC 是否泄露”。
若解析器顯示為本地 ISP 或與IP工具不匹配,說明 DNS 洩露;按照頁面修復建議操作(關閉 IPv6、設置系統/路由器 DNS、啟用 DoH)。
Q1:IP工具也會發生 DNS 洩露嗎?
A:會。DNS 預設走系統/路由器,如果未強制使用IP工具的 DNS,就會洩露。
Q2:檢測結果不同工具顯示不一致怎麼辦?
A:交叉驗證。若 ToDetect + 其他權威工具均顯示洩露,問題幾乎可以確定。按 ToDetect 的修復步驟排查即可。
Q3:路由器層面該如何設置?
A:建議在路由器上設置IP工具提供的 DNS 或可信 DoH/DoT 服務,防止終端設備繞過。
Q4:IPv6 會引起 DNS 洩漏嗎?
A:是的。許多IP工具只處理 IPv4 流量,啟用 IPv6 時 DNS 請求可能走本地 ISP。ToDetect 可檢測 IPv6 洩漏並提供關閉或隧道化建議。
Q5:手機能檢測DNS洩露嗎?
A:可以。用手機瀏覽器打開 ToDetect 或其他檢測站即可。若發現洩露,可在手機網絡設置中指定安全 DNS 或使用支持 DoH 的應用。
初次使用IP工具用戶:先用 ToDetect做全面檢測(DNS、IPv6、WebRTC),按建議修復再復測。進階用戶可以交叉使用ToDetect + ipleak.net + BrowserLeaks,確認無誤後在路由器層面統一設置安全DNS(DoH/DoT)。希望上面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!